手机在线观看时尚剧情介绍:
憬彼淮夷,来献其琛,无龟。象齿,大赂南金。
(《诗经·鲁颂·泮水》)
巴浦之犀、犛、兕、象,其可尽乎?
(《国语·楚语》)
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
(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)
又东三百里曰岷山,江水出焉……其兽多犀,象,多夔牛。
(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)
从文献和考古材料两方面结合可以证明,在春秋战国之前,长江流域的生态和气候条件都适宜于大象的生存。不然,大象耕田的传说,怎么会得以代代流传?河南省简称豫,又何以得名?中国的象牙制品品种繁多,做工精细,用途广泛,在世界享有盛誉。从象尊、象邸、象笏、象车、象管、象床,一直到象牙筷,可以说应有尽有,如果没有原料,或原料来源过于遥远,何以会产出如此之多的象牙制品?
广汉学者刘少匆曾针对三星堆出土象牙的产地问题做过专题研究,认为大象是土生土长的,就产自成都平原,而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也盛产大象。至于后来在中国北部消失的原因,主要是生态环境变化之故。因为大象的生存,需要有茂密的阔叶林和鲜嫩的草本植物。同时,气候也要暑热和潮湿。所以《大唐西域记》里说:“地惟暑湿,偏宜象住。”中原地区森林的日渐稀少,使气候变得干燥,丧失了大象的生存条件。所以,象群就朝南方迁徙。《尔雅·释地》说:“南方之美者,有梁山之犀象焉。”因而后来所称的象郡、象州,名副其实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曾有这样的说法:“西南黑水之间,有都广之野,后稷葬焉。爰有膏稻、膏黍、膏稷,百谷自生,冬夏播琴,鸾鸟自歌,凤鸟自舞,灵寿实华,草木所聚。爰有百兽,相群爰处。此草也,冬夏不死。”这个记载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西双版纳的景色。西双版纳现在仍有大象生存,焉知当时的都广之野无象?其中,特别值得注意的是,“草木所聚”“冬夏不死”是大象生存的必要条件。而“爰有百兽,相群爰处”,虽是一种泛指,但川西有虎、豹、犀等大兽,何以能没有适应此生存条件的大象?要知道,这里正是“地惟暑湿,偏宜象住”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