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市电影网手机版剧情介绍:
李凯:非常感谢郭老师给我这次机会参与本次对谈。第一,我想请教葛先生。往往我们说历史学的比较重视差异性,其实就像两位先生刚谈到的,很多概念都是角度问题。这样结合不同的历史处境加以思考就十分必要。很多时候我有一个疑惑,一谈变,就会说历史、地理、政治,好像冥冥中就有“宿命”意味。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错觉还是真是如此。第二,请教罗先生。郭老师谈到文明规则制定者问题,葛先生说有官方的意志,罗先生提到学者影响,我更赞同罗先生的观点,政治的力量更容易断裂,断裂之后往往出现各种反弹。学者们做出的贡献可能是更大的,也许比政治的力量更有渗透力,我不知道能不能这样解说。第三,请教郭先生。我们总说这个时代在变,谁也不否认变,可变中也有不变的规则,中华不变的往往是形而上的,而形而下的往往是变得最快的,反而哲理性的变化很难,仿佛又是一种“宿命”。想请教一下为什么会是这样。
葛兆光:谈论历史上的变化,要寻找历史变化的背景和原因。不妨举个例子。比如王国维的《殷周制度论》,他想说的就是儒家文明与礼仪制度,是在西周奠定下来的,他要通过历史考证,说明殷商和西周间的文化差异。我曾从日本影印回来王国维《先公先王考》的手稿,末尾的“余论”,是现在各种版本没有的,此正是《殷周制度论》的雏形。手稿保留了余论,我们就清楚地看到,他讨论甲骨卜辞里面见到的先公先王,与《殷周制度论》中讨论的殷周制度变化有什么关系。他是在讨论历史上这一巨大变化,如何奠定了后来中国的伦理、礼仪和规范。这就是历史学家应该做的事。又比如,我们讨论唐宋变革。之所以要讨论唐宋变革,也就是因为宋代以来的近世中国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础,这已经和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贵族社会有很大差异。但是,我当年写过一篇文章,指出若换一个眼光看,宋明连续性与唐宋变革,其实并不矛盾。讨论唐宋变革时,我们要讨论唐宋变革的现象是什么,产生这些现象的背景是什么。历史研究者肯定要寻找变与不变,再寻找变与不变背后的历史原因。也许,哲学研究者会更强调连续和规律,像冯友兰提出“抽象继承论”,他会更注意在中国思想和哲学里有一个“一以贯之”的脉络。所以,不同学科肯定会有不同的立场、途径与关注重心。我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,可能会努力寻求变以及变背后的历史背景,并努力做出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