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别被低估的港片剧情介绍:
蒙德里安的作品很快就脱离了所有自然世界的符号,用他的话来说,就是纯粹关于人类精神的创造[534]。白色的背景上只有粗黑的线条,还有原色的长方形色块,基本上都是蓝色、黄色与红色。画中的世界完全基于自身原则构建成形,但当初那些建筑画的装饰感、海景画清透的空间感,还有人类身处自然之中的存在感,却从未被彻底抹去。
在这些画中,重要的不是这些事物、标记、色彩与形状和外部自然世界的关系,而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,也就是一件作品中的内在关系。用蒙德里安的话来说,普遍的美感并不是去模仿或反映,而是构建一个图像[535]。他还说,通过实现“动态平衡”,绘画可以遵循“对等的基本定律”,反映自然的深层法则而不是表面现象,也就是生活的等价物[536]。
这一理念也已经出现在其他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,特别是俄国的一群艺术家与作家的作品。其中两位艺术家是卡济米尔·马列维奇(Kazimir Malevich)和弗拉基米尔·塔特林(Vladimir Tatlin),他们与数百年前主导画坛的自然主义风格进行了抗争。他们认为图像的力量完全来源于自身的形式与结构,而不是它表现的内容。图像并不是展现世界的透明屏幕,它就是一个世界。绘画不应重复表现我们所熟悉的世界,而应将原本熟悉的事物陌生化,以此唤醒我们对事物的新感知——正如高更曾以象征主义风格展现出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式。俄国评论家维克托·什克洛夫斯基(Viktor Shklovsky)在他1917年的文章《作为技巧的艺术》中曾这样写道:“我们所谓的艺术之所以存在,是为了还原生活的感觉,为了让我们感受到事物,为了让石头变得坚硬。艺术的目标就是创造出观看事物时的感觉,而不仅仅是识别那些事物。”[537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