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泰国魔女剧情介绍:
贺加贝在剧场附近的写字楼,给他们弄了一个很大的工作室。他本来想挂个“梨园春来创作室”的牌子,结果让否决了。史托芬说那还是体制内的思维模式。最后挂出来的牌子叫:“贺氏喜剧坊”。贺加贝摸着剃得光溜溜的脑袋,有点喜不自胜。史托芬说:“我们就是要做你的品牌,直做到喜剧生物链的顶端。”并且他一再强调:梨园春来的牌子,要让“贺氏喜剧坊”逐渐替代了。因为“梨园”二字,说到底是唱戏,而我们现在是做喜剧。喜剧包括戏曲的因素,但戏曲里的喜剧,只是大喜剧的一部分。梨园春来是对现代大喜剧思维的一个限定,甚至有些模糊了喜剧的概念,必须改掉。但须渐改渐变,渐变是为了让观众认识进剧场看贺氏喜剧的路径。一旦成熟,立即换“坊”。
很快,在史托芬的带领下,推出了第一批作品。这个创作团队与以往三个编剧的不同手法是,不追求创作者的个人风格与语言特性。一切只围绕着观众的反应,进行反复调试、拼贴、剪接。每晚演出时,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监测观众的喜剧“燃点”。演出结束后,立即进行汇总,计算。“王炸点”(全场突然被引爆,笑得扭曲变形、砸背捶腰的)多少次;“爆点”(整体哄然大笑,前仰后合的)多少次;“沸点”(满场皆热,掌声四起的)多少次;“热点”(引起广泛兴趣,笑出声来的)多少次;“温爆点”(不是温爆腰花,而是似笑非笑、半笑不笑的)多少次;“局爆点”(局部爆发的一些燃点)多少次;还有“冲天炮”(就是满场皆静,惟一人笑得失控、失形者)多少次。总之,分得很细,研究得也很周密。“王炸点”到底几分钟出现一次合适?“爆点”和“沸点”为什么没有“王炸”起来?如何将“热点”和“温爆点”提升到“沸点”甚至“爆点”水平?“局爆点”是怎么回事?那里是以老人为主,还是以年轻人为主?以先生为主,还是以女士为主?抑或是白领为主,还是蓝领为主?“冲天炮”是什么人放的?为什么他或她,对那句话那么敏感,能平地惊雷、一花独放?如何让局部效果弥漫到整体?尤其是那“一花独放”者,是不是能开发到“遍地春雷震天响”的效果?总之,用数据说话。用模拟示意图解决不爆、不沸、不热、不火、不充分、不普遍的问题。所有节目在“喜剧坊”里,都像冷冰冰的机器零件一样,随时拆卸开来,进行改造、切割、膏油、重组。第二天弄到剧场,再检验,再测试。晚上把所有数据拿回来,重解构,重组装。直到把这个故事可能榨出的油脂榨干榨净,才又在另一个故事上切、割、漂、染,直弄到“把剧场顶盖掀翻”。